2024全国科普日 I “大手拉小手科普校园行”中秋系列天文科普活动

发布者:江苏省天文学会文章来源:江苏省天文学会发布时间:2024-09-17浏览次数:11

在2024年全国科普日暨江苏省第36届科普宣传周来临之际,围绕2024年全国科普日主题“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协力建设科技强国”,9月11日-12日,江苏省天文学会、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联合共建单位南京市栖霞区西岗街道仙林湖社区、广志路社区、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金陵小学广志路校区等单位共同开展“大手拉小手科普校园行”中秋系列天文科普活动。

9月11日,在仙林湖社区,江苏省天文学会秘书长、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彭志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的同学们介绍了“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地球”。彭老师结合中秋观月的传统习俗,讲授涉及近邻的太阳和月亮相关知识、所在的银河系等天文知识。“在我们的地球外面,又有怎样的世界呢?”面对老师的提问,大家踊跃发言、积极互动。

自共建以来,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依托共建资源,创建求真天文社团,开设天文特色实践课程,开展天文绘画、天文知识竞赛等活动。本次活动中来自求真天文社的两名社员带来了自己的天文科普作品,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创作灵感、创作过程,以及作品所蕴含的意义。最后,这两名小小科普员发出倡议,要从点滴做起,保护蓝色星球。


9月12日,在广志路社区,江苏省天文学会、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联合广志路社区党委、金陵小学广志路校区共同开展“地球的伙伴--月球”天文科普讲座和“夜观星空”科学实践中秋系列天文科普活动。

江苏省科普演讲专家、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刘慧根教授为现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月球科普讲座。刘教授从月球的起源、形成、特征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配以精美的图片和动画演示,让复杂的科学原理变得通俗易懂,激发了同学们对月球及宇宙的好奇心,讲座中还穿插介绍了中秋节的由来、传统习俗与月球文化的紧密联系,如赏月、吃月饼等习俗背后的文化意义,展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在“夜观星空”科学实践活动中,同学们静静地凝视着那轮皎洁的明月,感受着中秋传统佳节与天文观测相结合的独特科学魅力。同学们通过天文望远镜,从璀璨的星座到遥远的星系,深入探索了浩瀚无垠的宇宙。来自江苏省天文学会科技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还现场讲解了望远镜操作原理和天文观测知识,激发了同学们对天文科学的兴趣与热爱。

江苏省天文学会将联合共建单位持续举办更多天文科普活动,为青少年搭建探索科学的桥梁,让科学的种子在青少年的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他们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