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天文学会成功举办2023年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

发布者:江苏省天文学会文章来源:江苏省天文学会发布时间:2023-10-13浏览次数:11

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江苏省天文学会围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主题,充分发挥学会及团体单位高校、科研院所、天文场馆(实验室)、科普队伍等优势,结合学会天文学科科普特色,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天文科普活动。在活动中普及天文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递科技创新的魅力,引导青少年走近科学、体验科学、探索科学,激发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科学梦想和科学志向,助推全民科学素质全面提升,以高质量科普助力科技自立自强。

全国科普日期间,江苏省天文学会联合学会科技传播专家团队、志愿者支队及各团体会员单位、科普基地,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方式,累计开展科普报告、天文科创展览、科普基地开放等各类活动28场,线下累计接待青少年及公众近9060人,线上3.1万,累计受众近4万。在全国科普日网站、科普中国累计发布活动5项,学会“天文科技传播专家团”、“科普校园行专家团”、“科技志愿服务支队”累计近58位科技专家、志愿者参与了科普日期间开展的各项科普活动。

一、“探索宇宙奥秘,漫游星辰大海”江苏省天文学会天文科普教育基地开放联合行动

科普日期间,江苏省天文学会以“请进来”的方式,组织会员单位积极向公众免费开放科普场馆、教育基地、科研院所和大学重点实验室等5家省天文学会科普教育基地,共开展开放场次15场,公众通过古天文仪器、天文航天仪器模型、陨石等实物展示,望远镜观测、观看天文球幕电影沉浸式体验等形式,感受古今科学家精神的传承,了解中国现代天文学发展历史;在触摸陨石,聆听讲座,探秘太阳系奥秘,翻阅科普图书中,打开通往星辰大海的大门。本次学会天文科普基地联合开放活动增强了公众参与度,培育了他们对天文的科学兴趣,让他们度过一个收获满满的“全国科普日”。

二、“仰望星空 筑梦苍穹”江苏省青少年天文科创成果体验活动

9月15日—17日,“童手里的创造”首届江苏省青少年科创教育成果博览会在南京新庄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博览会期间,江苏省天文学会组织会员单位、科技传播专家团队、科技志愿者团队、江苏省天文仪器生产企业一起“走出去”,参加了科学体验区和科普秀两大展区活动,展出的“流动球幕影院”、“天文望远镜”、“天文科教产品”等,吸引众多青少年和市民前来参观体验。

在青少年科学体验活动展区,学会展出了浑仪、简仪、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天文卫星等古今天文仪器模型;天文魔方、三球仪、活动星图等科教学习产品;手持双筒、单筒、牛顿小精灵等涵盖入门级、专业级、教学级不同用途的天文望远镜;“哇”声一片的裸眼3D天文球幕电影等20多项科学体验项目。学会科技传播专家、科技志愿者为观众详细讲解其中的科学原理并引导大家亲身体验,同时赠送天文科普图书、活动星图、望远镜观星指南手册等科普物资,让广大青少年和公众在身临其境的天文科普之旅中了解天文知识,近看自然万物,远探宇宙奥秘,感受天文科技的神奇和魅力!

在科普秀现场,来自太阳物理、天文技术方法等专业方向的学会科技传播专家团专家们分别为观众开展了多场精彩的科普讲座,丰富有趣的天文科普知识,让老师们现场收获了无数小粉丝和大粉丝,也让青少年在快乐互动中将天文科普知识牢记于心。

三、天文科普讲座系列

9月1日至30日,江苏省天文学会组织学会“南天学堂”和“姑苏星话”宣讲团专家、“天文学科科技传播专家团”、“天文科普专家团”、“科技志愿服务支队”5支队伍的科技专家和志愿者,走进江苏省内的街道社区、中小学、科技馆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多彩的天文科普讲座。专家们分别为线下约3530名中小学生、线上2.8万名社会公众及青少年,共开展了14场有关“《我们的家园太阳系》”、“近地天体会是地球的终结者吗?”、“天文和中国古代都城营建”等话题的天文科普讲座。

科普讲座活动期间,科技专家向青少年赠送了《宇宙的胎动:在深空中寻找生命起源》、《中国国家天文》、《我的星空我的梦》等科普书籍,同学们也纷纷在科普讲座中与科技专家进行积极互动,提出了一个个奇思妙想的问题或疑惑,专家们也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专业的知识为同学们进行耐心的解答。通过这些场讲座,让“科学”这枚种子在青少年心中处处生根发芽。

通过本次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既展示了江苏省天文学会近年来在青少年科普教育方面取得成果的同时,也促进了学会科技专家、志愿者与公众之间的交流互动。江苏省天文学会将持续发挥学术特色学会和一流科普学会的平台资源,不断创新科普工作形式,以高质量科普活动,在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中,助力我省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